現在我們要一同默想,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說的七句話中的第三句話,記在約翰福音19章26、27節:『耶穌見母親和祂所愛的那門徒站在旁邊,就對祂母親說,母親(原文作婦人),看你的兒子。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此那門徒就接她到自己家裏去了。』
我們看到主耶穌的心靈中充滿了神聖的大愛,雖然自己在十字架上忍受了極其慘烈的痛苦,却還一心顧念著別人。首先爲釘祂十字架的仇敵和全世界一切的罪人獻上了代求,接著又安慰、拯救了十字架上悔改的强盜,現在又挂念起自己的母親。
當時主耶穌看到母親站在十字架下,悲痛欲厥,又看到祂所愛的門徒約翰也站在旁邊,就對祂母親說:『婦人,看你的兒子!』
主耶穌在這裏有意稱呼祂母親爲『婦人』,而不稱她是母親,一方面是因『婦人』本是一種尊稱,藉此也表達了主耶穌對祂母親的尊敬;而另一方面,主藉此稱呼更是要提醒祂的母親想到,主耶穌雖然在肉身上是她的兒子,但在靈性上却是上帝的兒子,人類的救主,祂必須遵從天父的旨意,在十字架上捨身流血,完成降世救人的使命。如果祂母親能認識到這一點,就必使她的痛苦大為減輕。
還有一層意思,主稱祂的母親為『婦人』,並對她說:『看你的兒子』,意思是要她將主所愛的那門徒當作自己的兒子。這從主接下去對約翰所說的話中,就完全顯明瞭。
主接著對約翰說:『看你的母親!』主在此要約翰將耶穌的母親當作自己的母親。主耶穌即將爲我們捨命了,祂自己不能像過去那樣在世上照顧母親了,祂要求約翰代祂照應、安慰祂的母親。約翰完全明白主的心意,並極其甘心樂意地這樣作,把這一件事看成是主對他的神聖的信任和託付。從此,約翰『就接她到自己家裏去了。』
也許有人要問,此處聖經中只說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幷沒有說是約翰,我們怎麽能確知是約翰呢?這是因為約翰福音中共有五次提到『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其它四次是約翰13:23. 20:2. 21:7,20 而且最後又明確指出,約翰福音就是耶穌所愛的這個門徒寫的。(參約21:20-24)。因此一切遵從聖經的基要派的傳道人和信徒,都相信這一位耶穌所愛的門徒,就是指十二門徒中的約翰說的。約翰和他的兄長雅各,及彼得也被稱為主耶穌最愛的三個門徒。主耶穌曾『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暗暗的上了高山,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臉面明亮如同日頭,衣裳潔白如光。』(太17:1-2)。主耶穌也曾帶著他們三人進入客西馬尼園,要他們和主一同儆醒禱告(太26:36-39)。主耶穌不忍心讓其他門徒看到,主在客西馬尼園中心靈痛苦掙扎的驚恐、憂傷的情景,恐怕他們心靈軟弱,擔當不了。而這三個門徒,平時緊跟耶穌,也有份於主登山變像的經驗,得的亮光也較多,主希望他們比其他門徒更能瞭解主爲我們的罪受苦掙扎的經歷,幷也能事後成爲這些事的見證。
至於約翰在眾門徒中年紀是最輕的,和主的關係也是最親密的。在最後的晚餐時坐臥在主耶穌的右邊。當主耶穌說:『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有一個門徒是耶穌所愛的,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裏。西門彼得點頭對他說,你告訴我們,主是指著誰說的。那門徒便就勢靠著耶穌的胸膛,問他說,主阿,是誰呢?耶穌回答他說,我醮一點餅給誰,就是誰。』(約13:2-26)。由此可見,約輕和主的關係在衆門徒中是最親密的,是大家公認的『耶穌所愛的門徒』。
因此,主耶穌特別揀選了最愛主,也蒙主所愛的約翰,來代替祂照顧、安慰祂的母親。主把母親委托給一個因深愛主而深愛主母親的主內兒子約翰來照顧,這對祂母親無疑是最大的安慰。主在這裏爲我們歷代的傳道人、信徒和世人,留下了孝敬父母的偉大榜樣。
主在古時祂親自頒佈的十條誡命中,第五條內也吩咐我們說:『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上帝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出20:12)。
主在世時也曾指責法利賽人和文士,因著古人的遺傳,廢棄上帝的誡命,而不孝敬不供養父母的罪。主指責他們說:『你們為甚麼因著你們的遺傳,犯上帝的誡命呢?上帝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你們倒說,無論何人對父母說,我所當奉給你的,已經作了供獻,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這就是你們藉著遺傳,廢了上帝的誡命。假冒爲善的人哪,以賽亞指著你們說的預言是不錯的,他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遠離我。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太15:3-9)。
使徒保羅也同樣指出,孝敬父母首先就當奉養、照顧父母身心和生活的所需,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這也是最起碼的要求。保羅在書信中說:『若寡婦有兒女,或有孫子、孫女,便叫他們先在自己家中學著行孝,報答親恩,因爲這在上帝面前是可悅納的。..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還不好。不看顧自己家裏的人,更是如此。』(提前5:3-8)。
是的,當我們想到父母在我們嬰兒時期,孩童時期和青少年時期中,是多麽愛護、關心我們,爲我們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操勞,日日夜夜不斷地哺育、照應、培養我們長大成人時,我們豈不也當在父母年老或病弱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時候,同樣地關心、愛護、服事他們嗎。父母身體的健康,飲食的需要,衣服的穿著,居住的條件,以及他們生活上的一切需要,都是我們所當關心和負責解決的。
此外,我們還當關心他們精神的生活和靈性的需要,使他們能經常受到子女、親人的愛護,和教會中的弟兄姐妹也多有交往分享,更能和主有親密的交通,也能盡自己的所能參與主的救靈聖工,從而能積極、愉快、有意義地渡過晚年,不斷預備迎接基督復臨。
孝敬父母,也包含有對父母的孝順、尊敬的意思,正如使徒保羅在書信中所教導我們的:『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裏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弗6:1-3)。
主耶穌在十字架上,要求祂的母親把主的門徒約翰當作自己的兒子,幷要求約翰把主的母親當作自己的母親,從此約翰就將馬利亞接到自己家中去了。主在這事上不但爲我們留下了孝敬父母的偉大榜樣,而且還爲我們留下了另一個偉大的榜樣,就是把主內的弟兄姐妹關係,看得比單單同胞手足的關係更寶貴、更親密。主也要求我們弟兄姐妹,彼此相愛如親人。
其實,主耶穌當時還有其他的弟兄姐妹(太13:55-56)。其中特別著名的是雅各和猶大。雅各後來信主悔改後,成為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被稱為使徒和『教會柱石』,也是被稱為『基督徒箴言』的雅各書的作者,最後為主英勇殉道。(加1:19. 2:9.雅1:1)。另一弟兄猶大後來信主悔改後,也成了新約猶大書的作者。但是,當主耶穌在世時,祂的弟兄們都還沒有悔改信主,他們也都受到了法利賽人對耶穌不信的偏見的影響。例如聖經上提到,有一次『猶太人的住棚節近了。耶穌的弟兄就對祂說,你離開這裏上猶太去罷,叫你的門徒也看見你所行的事。人要顯揚名聲,沒有在暗處行事的。你如果行這事,就當將自己顯明給世人看。因為連祂的弟兄說這話,是因為不信祂。耶穌就對他們說,我的時候還沒有到,你們的時候常是方便的。世人不能恨你們,卻是恨我。因為我指證他們所作的事是惡的。你們上去過節罷,我現在不去過節,因為我的時候還沒有滿。耶穌說了這話,仍舊住在加利利。但祂弟兄上去以後,祂也上去過節,不是明去,似乎是暗去的。』(約7:2-10)。
直到主耶穌被釘十字架時,祂的弟兄們都還沒有信祂。他們不信的偏見也使耶穌的母親深感痛苦。現在,當主耶穌即將離世,祂的母親正急需人的安慰、扶持之時,家中却似乎沒有一人支持她的信仰。因此,主耶穌現在就將她的母親交托給祂的門徒約翰去照顧。主耶穌知道,祂的母親和門徒約翰之間的主內屬靈的母子關係,會比單單肉身方面的母子關係,更爲親切和知己,幷能不斷加深,直到永恒。
主耶穌在祂過去的教訓中也時常指出,這種主內的屬靈肢體的關係,遠比屬世的親屬關係,更爲親切、寶貴和重要。
例如有一次,耶穌在施行神迹,教訓人時,『衆人中間有一個女人大聲說,懷你胎的和乳養你的有福了。耶穌說,是,卻還不如聽上帝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路11:27,28)。
又如另一次,耶穌在講道教訓人時,耶穌的母親和兄弟來找祂,因法利賽人污蔑耶穌『是靠著鬼王趕鬼』,也有人說耶穌是『癲狂了』,忙得連吃飯也顧不得吃。當時,『有許多人在耶穌周圍坐著,他們就告訴祂說,看哪,你的母親和你的弟兄在外邊找你。耶穌回答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就四面觀看那周圍坐著的人,說,看哪,我的母親,我的弟兄。凡遵行上帝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可3:31-35.3:20-35)。主也藉此教導我們主內弟兄姐妹,都要彼此相愛如親人。
主耶穌的這些榜樣和教訓,對我們歷代來主的僕人和信徒,都是極為寶貴和重要的。我們看到使徒時代教會在這方面的表現也是極其突出的。當五旬節聖靈沛降後,使徒彼得等講道,大有能力,衆人覺得扎心,當天悔改受洗的就有三千人,另一天彼得等講道,又有五千人信了主,連婦女和孩童的數目都還未計算在內。主也將得救的人數天天加給他們。不到幾天,信徒已經成千成萬。由於許多信主的人,或被趕出猶太公會,或遭到家中人的反對,或是生活上有了困難,因此當時的信徒都出於主裏的愛心,彼此關心照顧,大家在一起生活,好像一個大家庭一樣。
正如經上記載:『那許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使徒大有能力,見證主耶穌復活,衆人也都蒙大恩。內中也沒有一個缺乏的,因爲人人將田産房屋都賣了,把所賣的價銀拿來,放在使徒脚前,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徒4:32-35)。
以後外邦教會的信徒,雖然不像耶路撒冷猶太信徒那樣,大家生活在一起,但他們也都是彼此關心,互相照顧的,因此各人生活上也都沒有缺乏。後來爲了救濟猶太貧困信徒,外邦教會的信徒也都表現了極大的愛心。例如保羅在書信中稱讚馬其頓眾教會的愛心捐獻說:『弟兄們,我把上帝賜給馬其頓眾教會的恩告訴你們,就是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仍有滿足的快樂,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我可以證明他們是按著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自己甘心樂意的捐助。再三的求我們,准他們在這供給聖徒的恩情上有分。其幷且他們所作的,不但照我們所想望的,更照著上帝的旨意,先把自己獻給主,又歸附了我們。』(林後8:1-5)。
但願我們現在末後時代的教會信徒,也要特別效法他們愛心的榜樣。我們也要遵從主的新命令,彼此相愛,像主愛我們一樣。主怎樣把我們稱爲天父家中的弟兄姐妹,把我們看成祂身上的肢體,我們也當這樣彼此看待。
經上也勸勉我們:『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聖徒缺乏要幫補,客要一味的款待。』『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又說:『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事。因爲全律法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羅12:10,13,15.加6:2.
5:13,14)。
我們的弟兄姐妹,過去以來在這方面也有一些美好的見證。在過去動亂的年代,有幾個孩子如同孤兒一樣,母親已去世,父親也爲信仰坐了牢,弟兄姐妹也都以愛心長期關懷支助這些孩子,直到長大成人,成家立業。後來又全家大團聚。聖經上說:『在上帝我們父的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幷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1:27)。
又有一位教友,患絕症在醫院裏治療。由於病情嚴重,需要人日夜看護,但他家中却缺乏人手,醫院中又請不到人來幫助。於是有多位弟兄姐妹,輪流值班,晝夜看護、代禱慰勉,服事照應,直到病人安息主內。當時病房中好些未信主的病人和家屬看見了,都深受感動。起先他們以爲來值班看護的人,必是病人的家人或親戚,後來一問都不是。但在他們看來却比家人更親切。他們感到這些信耶穌的人都這樣有愛心,使他們也被主愛所吸引。有的也開始慕道,願信耶穌。
又有一位主的僕人,爲了主的工作常常忙得連飯也顧不得吃,晚上睡眠的時間也不足。後來家中又來了客人,更是忙不過來,身心極爲疲勞。弟兄姐妹看在眼裏,憂在心裏。於是有姐妹自動來他家中,幫助預備飯菜,招待客人。
類似上述這些事,在我們弟兄姐妹中,還是時常有的,但在此勸勉弟兄姐妹們還要更加努力。把主的神聖大愛更多彰顯出來,就必要吸引更多的人來到主的面前。
但願我們都能時常將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對祂母親和門徒約翰所說的話,記在心裏。主耶穌要祂母親將約翰當作自己的兒子,主也要約翰將祂的母親當作自己的母親。主耶穌在此不但爲我們留下了孝敬父母的偉大榜樣,而也教訓我們弟兄姐妹,都要彼此相愛如親人,正如主耶穌親自爲我們留下的榜樣。祂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太12:48-50)。但願我們弟兄姐妹都要彼此相愛,像主愛我們一樣。這樣,衆人就要被主的愛所吸引,天父的名也必要因此得榮耀。 * 路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