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親的筵席和禮服
中國人的傳統是很重視婚禮的,因把婚姻看成是終身的大事。舉行婚禮時也必要舉辦婚姻的筵席,招待至親好友一同享用。猶太人也是這樣,舉行婚禮時,一定要準備豐盛的筵席,招待至親好友,甚至一連歡筵七日。主耶穌開始傳道工作時,就曾帶領五個門徒去迦拿親戚家參赴婚筵。但世界上最重大的一個婚姻筵席,卻是天上的國王為祂的兒子娶親所舉辦的婚姻大筵席。這個婚姻筵席從亞當夏娃時開始,至今已舉辦了六千年之久。從主耶穌降世至今,也已舉辦了二千年之久。邀請參加婚筵的對象,不但是古時上帝的選民以色列人,而也是古今中外全世界所有的人。每一個人是否參赴婚筵,關係至為重大。今生若不參赴主的婚筵,將來就不可能得永生進天國,在天上參赴羔羊的婚筵。這個婚筵正是主耶穌在比喻中所講的娶親的筵席。請看馬太福音22章1-14節:
『耶穌又用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比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就打發僕人去請那些被召的人來赴席,他們卻不肯來。王又打發別的僕人說,你們告訴那被召的人,我的筵席已經豫備好了,牛和肥畜已經宰了,各樣都齊備,請你們來赴席。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個到自己田裡去,一個作買賣去,其餘的拿住僕人,凌辱他們,把他們殺了。王就大怒,發兵除滅那些兇手,燒燬他們的城。於是對僕人說,喜筵已經齊備,只是所召的人不配。所以你們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見的,都召來赴席。那些僕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見的,不論善惡都召聚了來。筵席上坐滿了客。王進來觀看賓客,見那裡有一個沒有穿禮服的。就對他說,朋友,你到這裡來,怎麼不穿禮服呢. 那人無言可答。於是王對使喚的人說,捆起他的手腳,把他丟在外邊的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現在讓我們一同來看比喻中表號的解釋。比喻中的國王是誰呢?對,是指天上的君王上帝。比喻中王的兒子是指誰呢?對,是指基督,基督就是比喻中要娶親的新郎。那麼新郎基督所要娶的新娘是指誰呢?對,是指教會,也就是指上帝的全體子民。正如使徒保羅所說:『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要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可以獻給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為這個緣故,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是極大的奧秘,但我是指著基督和教會說的。』(弗5:25-27,31-32)。在基督復臨時,基督要來,接新婦所代表的全體上帝子民回天家。
關於婚姻的筵席
那麼國王所預備的婚姻的筵席又是指甚麼呢?這個問題的解答稍為難一點。但卻是比喻中最重要的一個解釋,也是比喻中主要教訓的所在。對,這婚姻的筵席,實際上也就是指主救恩的筵席。參赴婚姻的筵席能帶給我們歡樂、享受和滿足,照樣當一個人真正從心靈中接受主的救恩時,主的救恩也更能帶給我們無比歡樂、享受和心靈的滿足。
通常預備一個大的婚姻筵席,若要招待成百上千親友,就要化費很大的一筆款項。而天上大君王上帝為我們普世萬民所預備的救恩的筵席,更是化費了無限的代價。因在主的救恩中實包含了天父上帝的無限大愛,主耶穌的無限犧牲,從而才為我們帶來了無限浩大的救恩。
當初人類始祖犯罪墜落之後,整個天庭都充滿了悲哀,眾天使都停止歡樂歌聲,天父上帝和主耶穌基督更是極其憂傷,因看到人類即將永遠滅亡。但無限慈憐的上帝卻不忍心毀滅罪人,因看到人類所以犯罪墮落,也是由於受到撒但的欺騙引誘,也看到人類雖已犯罪墮落,卻還有悔改挽救的可能,於是上帝一心想要拯救人類。然而我們的上帝不但是慈愛的上帝,而也是公義的上帝。人類既已犯了當死的罪,上帝就不能白白地免去人的死刑。上帝要救贖人類,實際上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必須讓自己的愛子耶穌基督作出無限的犧牲,讓祂降生為人,讓祂為我們捨命贖罪。但是要基督遭受這樣大的痛苦犧牲,即使對上帝來說,也是極其痛苦難堪,難以決定的。雖然救贖的計劃,在聖經中被稱為『永古隱藏不言的奧祕』,在創世以前早已制定(弗1:4),然而當這一計劃真要開始實行時,上帝的心靈也不得不經過痛苦的爭扎。但我們要感謝上帝,最後由於天父上帝對我們的無限大愛,主耶穌主動在上帝面前為我們懇切代求,祂甘願為我們不惜作出任何痛苦犧牲,為要拯救我們到底。於是上帝救贖人類的計劃,就正式決定並開始實行了。正如經上所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上帝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等於將祂自己,將眾天使,並將宇宙萬有全都在基督裏賜給我們了。至於主耶穌是在救贖人類的大工中,更是直接為我們作出了無限的犧牲。祂已在二千年前為我們降生為人,為我們過了聖潔無罪的完美人生。最後又為我們全世界的罪人在十字架上流血捨命,完成了贖罪大功。雖然死後第三天復活,四十天後當著門徒的面被提升天,回到上帝寶座右邊。然面祂為我們所作的犧牲,並未到此為止。祂將來要在祂原有的神性之外,永遠保留祂所自取的人性,祂要永遠和我們得救的聖徒生活在一起。正是由於上帝無限的大愛,主耶穌的無限犧牲,因此才為我們帶來了無限浩大的救恩。
正如一桌豐盛的筵席,一定包括許多名貴,鮮美,豐盛的菜淆,而主的救恩的筵席,更是充滿了無比豐盛的能帶給人心歡樂、平安和滿足的恩惠。那麼主的救恩的內容,具體包括那些恩典呢?
主的救恩至少包括五個基本的恩典,也包括今生在世為人時所賜給我們的各樣福惠:一,寶血贖罪的恩典,或說因信稱義的恩典。世上任何一個人不論他多麼敗壤墮落和有罪,只要他肯信靠主的救恩,在上帝面前悔改認罪,懇求主的赦免和拯救。主的寶血就必立刻赦免洗去他一切的罪,或說稱他為義。主耶穌在上帝面前,實際上是這樣為我們信而悔改的罪人代求的:天父阿,他們的一切罪惡都完全歸在我的身上,我所行的一切義行,也都完全歸在他們身上。因此,你怎樣愛我悅納我,也求你怎樣愛他們悅納他們。二,靠主成聖的恩典,或說因信成義的恩典。主的救恩不但要赦免我們的罪,而且還要使我們成聖;不但要使我們因信稱義,還要使我們因信成義。三,永生的恩典。主為我們在十架上忍受無比慘痛的死,使我們一切真正信靠祂救恩的人都能得永生。四,成為上帝的兒女。正如經上所說:『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約1:12)。五,當主耶穌再來的時候,死去的聖徒要復活,活著的聖徒要變化,變成和主耶穌相似的榮耀的身體,然後主耶穌要把我們接到天父上帝寶座那裏,和祂永遠同在。(帖前4:16-17.太24:29-30.約14:1-3)。我們要在上帝寶座前作祭司,又要和基督一同掌王權。我們也要像聖天使一樣,侍立在上帝和基督的寶座前,隨時奉差遣,到宇宙眾天地去執行上帝永恆聖善的旨意。由此可見,救恩真是無限榮耀和豐盛的恩典,也是無限豐盛的屬靈的筵席,能不斷帶給我們歡樂享受和心靈的滿足,從今世直到永生。六,主的救恩除了上述五個基本恩典外,也為我們帶來了今生的各樣的恩惠,眷愛,和福氣。例如每天主垂聽我們的禱告,賜下祂的恩言培育我們的靈命,供應我們的日常生活所需,醫治我們的疾病,安慰我們的憂傷,在危難中作我們隨時的依靠和保障,使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凡事感恩,靠主常樂。
現在再讓我們進一步思考一個問題,主救恩的筵席究竟設立在甚麼地方?對,首先設立在我們心裏。當一個罪人打開自己的心門,接受耶穌作他個人的救主,靠著主的幫助,在上帝面前悔改認罪,懇求主的寶血赦免洗淨他的罪,懇求主的靈潔淨更新重生他的心靈,使他獲得屬靈的新生命,成為上帝所愛的兒女時,這時他的心靈中就必得享赦罪的平安和救恩的歡樂,他的心靈中也就開始有了和基督一同坐席,享受救恩筵席的經驗。請問,在我們的心靈中是否有過這種蒙恩得救,被聖靈重生的喜樂經驗。不信主的人當然不可能獲得這種蒙恩重生的經驗,而已經受洗加入教會的信徒,也不一定都有過這種悔改重生的經驗。他們雖然經常參加教會的聚會,並也真誠希望今生蒙主護佑,將來得享永生,但是他們還從未在上帝面前徹底悔改認罪過,主的寶血還從未洗淨過他們的罪,主的靈還從未潔淨更新重生過他們的心靈,他們還一直沒有獲得屬靈新生命。他們還從未嘗過救恩的筵席,還一直是救恩的門外漢。正如懷愛倫曾寫過一篇証言給本會遵守安息日的青年說:根據主所指示我的情況來看,本會的青年中有過真實悔改的還不到一半。現在我們教會中的情況又怎樣呢?因此主在寫給我們末後時代老底嘉教會的書信中,不斷向我們的心靈叩門,發出呼喚之聲說:『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裏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啟3:20)。
至於我們已經蒙恩重生的信徒,也還要經常不斷地敞開我們的心門,讓主耶穌一直在我們心靈中作王掌權,這樣我們的心靈就必常享赦罪的平安和得勝的喜樂。我們也要經常在禱告中,在讀經默想中,以及隨時隨地在心靈中和主親密交往,享受主為我們預備的救恩的筵席。不但在平安順利的時候,而就是在危難火煉的時候,也照樣能和主一同坐席,享受主救恩的筵席。正如大衛在詩篇中所形容的經驗:『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詩23:5-6)。這裏所說的耶和華的殿,首先是指天上的殿:『凡靠著祂(大祭司基督)進到上帝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為祂是常遠活著,替他們祈求。』(來7:25)。第二,也是指我們心靈中的殿:『豈不知你們是上帝的殿,上帝的靈住在你們裏頭麼。』『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麼,這聖靈是從上帝而來,住在你們裏頭的。』(林前3:16.6:19)。第三,也是指我們教會的殿(弗2:19-22)。正如我們接下去所要提到的。
救恩的筵席不但設立在我們的心靈中,而也要設立在教會中。在對創造萬有的上帝的敬拜頌讚中,在對主耶穌捨命救贖大愛的感恩頌讚中,在和弟兄姐妹的主內交往中,在靈裏唱詩,禱告,聽道,研討,分享,見証中,我們都可和主一同坐席,同享救恩的喜樂筵席。請問你在教會各種聚會活動中有沒有真正享受到救恩的筵席?不肯到教會中來的不信主的人,固然嘗受不到救恩的喜筵,經常參加教會聚會活動的教友也不一定都嘗受到救恩的喜筵,除非你肯真正信而悔改,求告主名,吃主的肉,喝主的血,接受主耶穌到你心靈裏作王掌權。
但一切沒有真實信而悔改,蒙恩重生的人都不能真正享受主豐盛的恩言。他們中有些人的心靈情況,好像主在撒種比喻中所說的路邊地,對主的真道不感興趣,聽不進去,或是一隻耳朶進,一隻耳朶出。他們喜歡聽傳道人講一些世界上的有趣味的新聞故事,和聖經中輕鬆的道理,不喜聽那些他們所謂的嚴肅的道理。他們的情況也正如主解釋比喻時所提到的:『在他們身上,正應了以賽亞的預言,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太13:14-15)。他們的情況也正如所指責的:『假冒為善的人哪,以賽亞指著你們說的預言是不錯的。他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太15:7-9)。
他們中也有些人的心靈情況如同土淺石頭地,他們『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只因心裏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太13:20)。他們是屬於喜歡聽道,而不行道的人,或說不完全行道的人。他們願意按他們自訂的標準,遵行某些道理,但有些真道打擊到他們心中的偶像,私慾,石頭的,他們就不願行。因此他們是沒有徹底悔改,獲得重生的人。主的寶血從未洗淨過他們一切的罪,主的靈從未淨淨、更新、重生過他們的心靈。他們雖然喜歡聽道,唱詩,參加聚會,卻並不能真正享受其中救恩的筵席;他們雖然嚮往將來得永生進天國,卻至終不能得著。
他們中也有些人的心靈情況如同荊棘叢中,起先聽了道,真正相信接受,悔改歸主;但『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今生的宴樂和別樣的私慾,參路可),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太13:22)。他們也同樣不能真正享受救恩的筵席,不能獲得永生的洪福
現在再讓我們一同研究比喻中上帝向我們世人發出的三次參赴主救恩筵席的邀請。關於這三次邀請,懷愛倫在『天路』中作了簡要精確的解釋。第一次邀請,是在太22章2-3節中:『天國好比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就打發僕人去請那些被召的人來赴席,他們卻不肯來。』這些被邀請的人,廣義而言,可以包括亞當夏娃的每一子孫後代,因救恩的應許是在伊甸園中就發出的。天國也被稱為『那創世以來……所預備的國。』(太25:34)。但在此比喻中,這些被邀請的人又特別是指當時上帝的選民以色列人說的。他們和當時不認識上帝的外邦人不同,他們已經是屬於『被召的人』,因此王曾不斷打發眾先知向以列人發出救恩的邀請,呼勸他們信而悔改,歸向上帝,直至基督在世時又親自並差派十二門徒和七十個傳道人出去,邀請猶太人來赴救恩的筵席,向他們宣告『上帝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但他們卻不肯來,甚至最後猶太公會的領袖們代表猶太全國拒絕了主的福音的邀請,將主釘死在十字架上。
第二次邀請是在主耶穌被釘復活升天後,藉著門徒向猶太人發出的。在太22:2-6中:『王又打發別的僕人說,你們告訴那被召的人,我的筵席已經豫備好了,牛和肥畜已經宰了,各樣都齊備,請你們來赴席。』這說明主耶穌已為世人流血捨命,完成了贖罪大功,帶來了全備的救贖的洪恩,並且在五旬節聖靈的澆灌下,門徒們首先將這救恩的喜訊向猶太人傳揚。可嘆,『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個到自己田裡去,一個作買賣去,其餘的拿住僕人,凌辱他們,把他們殺了。』這說明猶太全國大多數的人不但繼續拒絕了主的救恩,而且還逼迫和殺害主的門徒。他們在主後34年秋首先用石頭打死了司提反,在主後44年又藉希律王的手殺害了使徒雅各,在主後六十多年在大司的帶領下又將主的兄弟雅各從殿頂摔到地上,又用石頭打他。當他正在禱告『父阿,赦免他們,因他們所作的,他們不知道』時,打死了他。結果遭受到可怕的懲罰。正如在七節中提到:『王就大怒,發兵除滅那些兇手,燒燬他們的城。』這顯然是指公元70年羅馬軍隊摧毀了耶路撒冷,焚毀了聖殿,殺害俘擄了成百萬猶太人。在但以理9:24-27的預言中也提到,為猶太人截出的七十個七年寬容時期中最後的一個七年,福音也是特別傳給猶太人的,前三年半是基督自己傳,後三年半是藉著門徒傳,直到司提反被殺害,門徒大遭逼迫,福音逐漸開始傳向外邦。猶太人失去作為上帝選民資格,上帝已揀選基督徒成為屬靈的以色列人和上帝特選的子民。隨後『必有一王的民(預指羅馬軍隊在公元70年)來毀滅這城和聖所。』(但9:26)
第三次救恩的邀請是向廣大眾多的外邦各國,也即普天下萬民發出的,在太22:8-10:『於是對僕人說,喜筵已經齊備,只是所召的人不配。所以你們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見的,都召來赴席。那些僕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見的,不論善惡都召聚了來。筵席上坐滿了客。』這些被邀請參赴筵席的賓客,代表了我們全世界所有自稱為基督徒的人。今天全世界所有自稱為信奉基督之名的人數,約有二十億之多,其中約有十億是屬於羅馬天主教徒,約有十億是屬於基督教和東正教徒,人數不可說不多,正如比喻中所說『筵席上坐滿了客。』但其中明白主的救恩真道,真正信而悔改,蒙恩重生,不斷靠主寶血和聖靈大能,追求離罪成聖,聖天又聖,得以穿上王為我們預備的禮服,真能享受救恩筵席的人數,顯然只是其中很少數的人。至於明白啟示錄預言中三天使信息,真正作好準備,迎見主來的人,更是其中很少數的人。先知以賽亞論到古時的以色列人說過一句話:『以色列人雖多如海沙,得救的不過是所剩的餘數。』我們雖然不能將這句話用在基督徒的身上,但主耶穌已在此比喻中明確指出:『因為蒙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雖然凡是自以為已經信主受洗,加入教會的人,都是已被邀前來赴筵席的人,但只有那些真正信而悔改,不斷吃主的肉,喝主的血的人,才能真實享受主救恩的豐盛筵席。他們在每天的禱告,讀經,靈修默想,和主交往中,在主裏面不斷遵從主旨,遵守主道,追求成聖,愛主愛人,傳道救靈,凡事感恩,靠主常樂中,都不斷享受著主救恩筵席所包含的一切亮光,能力和恩惠。他們在和弟兄姐妹聚會中,在唱詩、禱告、聽道、分享、見証中,也都不斷享受著主豐盛的恩惠和喜樂。
婚筵的禮服問題
婚筵的比喻有二個重點:第一個重點是:我們是否肯應邀參赴婚筵,是否真正信而悔改,蒙恩重生,並在基督裏不斷成長,以致能真正不斷地享受主救恩的豐盛筵席,直到主來接新婦回天家。第二個重點是:我們各人作為婚筵的賓客,是否已穿上主所要賜給我們的婚姻的禮服。
因比喻中接著提到,王到時候還要進來檢查我們各人,是否真正穿上了主所要賜給我們的婚筵的禮服
在十一、十二節中提到:『王進來觀看賓客,見那裡有一個沒有穿禮服的。就對他說,朋友,你到這裡來,怎麼不穿禮服呢. 那人無言可答。於是王對使喚的人說,捆起他的手腳,把他丟在外邊的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王在甚麼時候進來開始查看各人有沒有穿禮服呢?對全體上帝子民來說,是從基督復臨前的查案審判開始時,審查我們每個人的案件(啟14:6-7.但7:9-14.但8:14)。查案審判結束時,救恩的門就要關閉,基督就要站起來宣告說:『不義的,叫他仍舊不義;污穢的,叫他仍舊污穢。為義的,叫他仍舊為義,聖潔的,叫他仍舊聖潔。看哪,我必快來,賞罰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啟22:11-12)。所有不穿禮服的,將在七碗四風和基督復臨時哀哭切齒而滅亡。所有穿上禮服的,將要在基督復臨時,被提到天國的京都,也就是天上的新耶撒冷,上帝和羔羊寶座的所在,參赴萬王之王羔羊的婚筵。正如使徒約翰在異象中所得的啟示:『我聽見好像群眾的聲音,眾水的聲音,大雷的聲音,說,哈利路亞,因為主我們的上帝,全能者,作王了。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祂,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指基督正式接受新婦新耶路撒冷為祂的京都,開始登上大衛的寶座,作王掌權了,參啟21:9-10.17:14.賽9:6)。新婦也自己預備好了,就蒙恩得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天使吩咐我說,你要寫上,凡被請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啟19:6-9)。
可見,我們每一個被邀請參赴救恩的筵席,並正在準備參赴將來天上羔羊婚筵的人,都必須不斷穿上主所要賜給我們的禮服。主所要賜給我們的禮服也就是祂自己聖潔無瑕的義袍,也就是祂自己充滿慈愛公義聖潔的完美無瑕的心靈和品格,以及祂為我們流血捨命所完成的贖罪大功。我們怎樣才能穿上主所要賜給我們的禮服和義袍呢?是要著藉不斷的因信稱義(即寶血赦罪),和不斷的因信成義(即靠主成聖)。我們必須不斷因信住在主裏面,讓主也不斷住在我們裏面,不斷信靠主的寶血赦免洗去我們一切罪污,而使我們因信稱義,並不斷信靠主的聖靈大能而使我們離罪成聖,聖而又聖。正如啟示錄中提到末後的十四萬四千人都是『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了』,也都是靠著聖靈的大能『在他們口中察不出謊言來,他們是沒有瑕疵的。』(啟7:14.14:5)。主耶穌也勸告一切自以為富足,實則『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老底嘉教會工人和信徒說:『我勸你向我買火煉的金子,叫你富足。又買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恥不露出來。又買眼藥擦你的眼,使你能看見。』(啟3:18)。前面所引用的經文中也已提到:『新婦也自己預備好了,就蒙恩得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啟19:7-8)。
懷愛倫在『天路』一書中,對怎樣穿上婚筵的禮服問題也已作了詳盡的闡述。
她說:『那用無限代價購備的婚筵禮服已白白地送給每一個人。上帝的使者已向我們解釋基督的義,因信稱義,上帝聖言中又極大又寶貴的應許,因基督而得以自由地就近天父,聖靈的安慰,以及在上帝國裏承受永生的保証。』(277頁)
又說:『比喻中的禮服是象徵那真正跟從基督之人的純潔無瑕的品格。教會「蒙恩得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啟19:8.弗5:27)。聖經說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它也就是基督的義——就是祂自己那無瑕疵的品德,也要藉著信心分賜與凡接受祂為個人救主的人。』(270頁)
『唯有穿上基督親自所預備的外衣,才能使我們有資格來到上帝面前。基督要將這外衣——祂自己的義袍——披在每一個悔改相信的人身上。祂說:「我勸你向我..買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恥不露出來。」(啟3:18)。..基督在祂的人性上已成就了完全的品格,祂也要將這品格分賜給我們。..祂已藉著祂完全的順從使每一個世人都可能遵行上帝的誡命。當我們歸順基督時,我們的心便與祂的心合而為一,..我們的思想也要歸服於祂,我們也就要度基督所度的生活了。這就是穿上祂義袍的真義。』(271-272頁)
『撒但曾宣稱世人不可能遵守上帝的誡命。不錯,我們若靠自己的力量,原是不能遵守這誡命的。但是基督已經以人的形體降世,而且藉著祂完全的順從,証明人性若與神性聯合,就可以遵守上帝誡命中的每一條。』『上帝要祂的兒女達到完全的地步。祂的律法乃是祂自己品德的副本,也是一切品格的標準。..基督在地上的生活乃是上帝律法的完美表現,凡自稱為上帝兒女的人在品格上變成基督的樣式時,他們也必遵從上帝的誡命。這樣主才能信認他們為組成天上家庭的分子。他們穿上基督光榮的義袍,就得以在王的筵席上有份。他們有權可加入那被寶血洗淨的群眾中。』(274頁)
『那不穿禮服來赴婚筵的人象徵現今世上許多人的情形。他們自命為基督徒,並自認有權享受福音帶來的恩惠和權利;可是他們卻不感覺有改造品格的需要。他們從未經歷真正的悔罪。..他們只是聽道的人,雖然前來赴席,卻沒有穿上基督的義袍。..這些人都指望因基督的死而得救,但他們卻不肯過祂那種自我犧牲的生活。他們褒揚白白得來恩典的豐盛,並企圖以公義的外表作掩飾,..但到了上帝的大日,他們所有的努力都必歸於徒然。』(275頁)
『將來決不會再有寬容機會給人為永恆作準備。我們必須在今生穿上基督的義袍。現在乃是唯一的機會,可以造就品格,準備進入基督為凡遵守祂誡命的人所預備的家鄉。』(278-279頁) * 路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