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简体字总目录    生命之道讲坛   讲道集(一)

讲道集(二)    讲道集(三)    讲道集(四)

讲道集(五)

 

 

第八题  按才分银的比喻

 

    主耶稣在马太福音24章中讲到了许多有关基督复临的预兆,当我们看到这些预兆出现时,就可知道祂的复临近了。接着在马太福音25章中主耶稣又讲了三个比喻,教导我们怎样为祂的复临而醒准备。这三个比喻是:十个童女,按才分银,以及绵羊与山羊的比喻。现在我们就来一同思考按才分银的比喻。请翻到马太福音25章,从14节起一直读到30节:

    『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钱埋藏了。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的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的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把这无用

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比喻中的主人和仆人代表谁?

    比喻中的主人要往外国去,以后还要回来,显然是指基督说的。基督很快就要离开门徒,往天父那里去;以后还要复临,对祂的仆人施行赏罚。

    比喻中的仆人,不但是指传道人,而也是指每一个信徒说的,因我们原来都沉沦在罪恶过犯之中,作了罪的奴仆,但主耶稣却以祂无限的生命代价,将我们从罪恶的灭亡中救赎出来,使我们不再作撒但和罪恶的奴仆,而却要作上帝和义的奴仆,并且主为我们死,我们也甘愿为主而活。

    虽然上帝极其疼爱我们,并没有把我们当作仆人看待,而却把我们看作祂的儿女,而且祂对我们的爱也远胜于父母对子女的爱,祂对我们的爱是无限的;然而我们却甘愿作上帝的仆人。

  主耶稣也并没有把我们当作祂的仆人看待,正如主在即将受难前对门徒所说:『以后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因仆人不知道主人所作的事。我乃称你们为朋友,因我从我父所听见的,已经都告诉你们了。』(约15:15)。我们知道朋友的关系是平等的,我们实在是不配成为主的朋友的。因主是天地万有和我们人类的创造主,我们原不过是一堆尘土,又怎配成为主的朋友呢?但主耶稣却称我们为『朋友』,又『称我们为弟兄,也不以为耻。』由此可见主确是没有把我们当作仆人那样看待,但我们却甘愿作主的仆人。

 

两种仆人的不同表现

    比喻中主人离开仆人之前,按照每个仆人才干的大小,把银子分给他们各人。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要他们充分善用这些银钱,去赚取更多的银钱。这里的银子,实际上可代表主给我们各人的生命、健康、光阴、才干、聪明、智慧、知识、学问、地位、钱财、机会和其它一切条件等等。主耶稣也要我们善用祂所赐给我们的这一切身内、身外之物,去最大限度地荣耀上帝,造福人类,也是为自己永生的将来作最好的准备,以致主耶稣再来的时候,能将我们接到祂『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的『天国』中去。

    后来比喻中三个仆人的表现怎样呢?那领五千的和领二千的,出于敬爱、感激主人的心,努力善用银钱做生意,结果各赚了五千和二千。这两人的才干虽有大小之分,他们的本钱也有多少的区别,但他们爱主人的心和努力的成果都完全相同,因此也得到了主人同样的称赞和奖赏。主人对他们两人的称赞同样是:『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的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是的,将来主对我们各人的奖赏,也必根据同样的原则,多给的多收,少给的少收。虽然我们各人的才干、光阴、财富和其他各种条件,各有不同,但若存着同样的爱心,同样的努力去作工,也必得到同样的奖赏。

    在另一个相似的比喻中,主人给了十个仆人十锭银子,叫他们去作生意。主人得国回来后,『头一个上来说,主阿,你的一锭银子已经赚了十锭。主人说,好,良善的仆人,你既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可以有权柄管十座城。第二个来说,主阿,你的一锭银子已经赚了五锭。主人说,你也可以管五座城。』(路19:16-19)。由此可见,主耶稣再来时,必要按照我们各人爱心的大小,忠心的程度,舍己跟从主的精神,以及努力工作的表现,而奖赏我们各人。

    主说:『你在不多的事上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主的快乐是因为『看见自己劳苦的功效,便心满意足。』意思就是因看见许多人由于祂的流血牺牲『得称为义』,成为上帝圣洁、蒙爱的儿女而充满欢乐。(赛53:11)。 主耶稣曾告诉我们:一个罪人悔改,天父上帝、主耶稣和众天使在天上也都要『一同欢喜』。何况无数圣徒得蒙救赎,这样的喜乐是何等大呢!(路十五章)。

  照样那时我们最大的快乐也是因为看见许多人因着主的牺牲和我们的努力,而蒙恩得救,永远和主同在。那时基督要把我们接到天国去,并且『要把许多事』派我们『管理』。祂甚至要使我们和祂一同作君王,坐宝座,掌王权,也要使我们作祭司,在上帝和基督的宝座前昼夜事奉和敬拜。我们也要像众天使一样侍立在上帝宝座左右,随时奉差遣,到宇宙诸天地去执行上帝永恒的旨意。(启22:3-5. 20:6. 5:9,10.『国民』原文为『国王』)。 

    至于比喻中另一个领一千银子的仆人,表现就完全不同了。他没有善用主人给他的银子做生意,却把它埋藏起来了,结果被主人责备为『又恶又懒的仆人』,而被『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我们看到这个领一千银子的仆人和上面两个仆人有很多方面是相同的。例如他也是信主的人,并也自认为是主的仆人,他也知道自己从主领受了银子,有责任拿去做生意,以赚取更多的银子。只是他认为主的要求太高了。他也相信主还要回来和他们算账。甚至于他还自以为义地为将来的交账作了准备。他掘开地,把银子埋藏了,准备以后物归原主。

    但他和前面两个仆人在本质上却有着根本不同的地方。首先,我们看到他对主没有真正感情。主虽然极其怜爱我们,甚至舍命救赎我们,但他却并不爱主,反而害怕主。这是因为他始终没有被主舍命救赎的大爱所感动,而完全悔改归向主。因此他的罪从来没有被主宝血洗净过,他的心灵从来没有被主圣灵重生过,也从来没有完全献身给主。他所以要信主,事奉主,也主要是出于惧怕的动机,是为了要免除今生的灾祸和将来的刑罚,或是为了要求得主的赐福和保佑,以致能全家安康,老少蒙福。其实这种心态正是一种奴仆的心态,而不是儿子的心态。

    前面两个仆人的情况就不是这样,他们的心灵都已被主无限的舍命救赎大爱所感动,而完全悔改归向了主。他们的罪污已被主的宝血所洗净,他们的心灵已被圣灵所更新,他们都已完全献身于主,并且他们在主爱的激励之下,靠着主的恩助,都不断甘心乐意事奉主,力求成圣,热切救灵,荣神益人。他们事奉主的动机不是出于惧怕,而是出于爱。这正是儿子的心态。

    试问:我们自己在主面前的心态又怎样呢?是儿子的心态,还是奴仆的心态呢?我们自己和主的关系又怎样呢?我们对主是否已有真正的、深切的感情呢?使徒保罗在主无限大爱的激动和圣灵的感化下,警告教会中的众人说:『若有人不爱主,这人可可咒。』(林前16:22)。

    这个领一千银子的仆人对主还存有一种错误的看法,认为主太严厉了,主的要求太高了,甚至认为不合情理,是人不可能作到的。因此,他就自以为合理的将主的要求降低到自己可以接受的地步。正如他对主所说的:『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去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

    这里所谓『忍心的人』,按原文可以译为『严厉的人』,或『冷酷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这简直是一种过分的,不合情理的要求了。

    试想,今日的传道人和信徒中是否也存有类似这样的想法呢?他们认为上帝的律法,主耶稣的教训要求太高了,甚至是不合情理的,是人不可能完全作到的。例如认为律法的两大总纲: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上帝,并爱人如己,是人不可能作到的;安息日的命在今日集体化、工业化的社会中也是难以完全遵守的;主耶稣要我们完全像天父完全一样,也只是一种理想,今生是不可能达到的;或者是将所谓『完全』的定义,另作一番所

谓『神学的解释』,使之降低了标准。至于为传道救灵工作而撇弃一切,克己服务,舍己救灵,也认为只是个别、少数特殊情况的人才能作到,而不是一般人所能作到的。总之,在这种种思想的主导、影响下,他们对上帝的律法和圣经的教训,能守的就守,不能守的就不守;或是自作聪明,将上帝的律法和圣经的教训,曲解、降低为自己所定的标准。

    但是那领五千银子和二千银子的仆人所代表的传道人和信徒,却没有这样想法,他们被主舍命救赎的无限大爱所深深激励,他们都乐意用圣经中最高标准要求自己,为要竭尽所能地报答主的洪恩大爱。就如那信而悔改的税吏长撒该在主耶稣面前所表示的那样:『主阿,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主耶稣欢乐地说:『今天救恩临到这家,因为他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19:8-10)。

    他们也巴不得上帝的律法,主耶稣的教训,对他们的要求越高越好,因主对他们的要求越高,也正说明主对他们的爱越深,并越是看重和宝贵他们,不但今生要重用他们,而且将来在天国中还要在更多的事上重用他们。因此他们都切愿以主的最高标准要求自己,为要在凡事上竭力讨主喜悦。他们像灵感的诗人一样,心中不断的愿望和祈求乃是:『我何等爱慕你的律法,终日不住的思想。』『求你开我的眼睛,使我看出你律法的奇妙。』『你开广我心的时候,我就往你命令的道上直奔。』(诗119:97,18,32)。

    他们也感到上帝的律法『全然公义』,没有丝毫不合情理的地方。(诗19:9)。律法的两大总纲:『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上帝』和『爱人如己』,也是完全合理的要求。他们想到上帝对我们的爱是无限的,即使我们靠主恩助,作到了总纲的要求,我们对上帝的爱仍然是有限的,我们永远无法报答上帝在基督里的无限洪恩大爱于万一。

    他们也感到安息日命的遵守并不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困难。古代圣徒为了坚持信仰,持守真道,坚守命,甚至不惜遭杀身之祸;如今为了遵守安息日的命,所可能遇到的困难,远不如那时的危难,又有甚么困难可言。何况在主开路、赐福之下,困难常迎刃而解,福气却随之而来。

  他们尤其想到主耶稣为了救赎我们,代我们流血舍命,作出了无限的牺牲,我们今天为了遵守上帝的命,而作出一点牺牲,又算得了甚么?

  他们甚至在主爱的激励之下,也甘愿为了守道、卫道、和传道救灵的大工,而献上自己生命和身心一切所有的。他们把为主受苦,看成是主所赐的洪恩,把十字架看作是荣耀的冠冕。正如使徒保罗所指出的:『因为你们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并要为祂受苦。』(1:29)。又说:『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4:17)。

    他们也深知自己人性的软弱和败坏,靠自己绝不可能守全上帝的律法,达到主耶稣对他们的完全成圣成义的要求。但他们却相信:『在上帝凡事都能。』(太19:26)。 主耶稣也亲口应许我们说:『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可9:23)。『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甚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可11:24)。他们也相信主的每一命令就是应许。主既然吩咐我们:『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主也必保证要帮助我们达到这样完全的地步。(太5:48. 17:1)。主耶稣在八福中也应许我们说:『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太5:6)。 使徒保罗也勉励我们说:『愿赐平安的上帝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那召你们的本是信实的,祂必成就这事。』(帖前5:23,24)。

    他们在追求完全成圣成义、爱主爱人的道路上,虽然有时也难免有软弱,但他们凭着信心,不灰心、丧胆,不断在主面前谦卑悔改,靠主恩助,离罪成圣,圣而又圣。正如古时以诺、挪亚、约伯、但以理,以及其他众先祖、众先知、众使徒一生走过的道路一样,他们都是和我们一样性情的人,在他们追求完全成圣的道路上也常会有软弱,但至终都已靠主完全得胜,都已在灵性、品格和传道圣工上攀登上一个又一个高峰。

    比喻中那领一千银子的仆人还有一种自以为义的错误想法,他一方面认为主的要求太高了,是不合情理的,以此作为不顺从主的借口;而另一方面又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也是凭良心、按道理作人,并没有作坏事;和社会上的一般坏人比较,也可算是一个好人了。正如他说了上述这一番话后,接着对主所说:『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他这话的含意是:我并没有私自取用你的银子,而且我还为你安全地埋藏、保存在地里。现在我将你的银子原封不动地还给你。

    但主人却回答他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这一个仆人的自以为义的思想在教会中也是有着相当代表性的。他们自以为在这个不信、罪恶、败坏的世界上,能作一个安分守己,服务社会的传道人,或是能作一个基督徒,每周上教堂敬拜上帝,又能奉献什一、捐款,在社会中也能循规蹈矩,不作坏事,还时常参加些善工运动,应该是不容易了罢。虽然有些事上未能完全按照上帝律法和照圣经教训去作,也不至于被主所弃绝罢。

    然而主已经在此比喻中作了回答:把他『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这里的『哀哭切齿』是指即将灭亡的意思。因主耶稣论到那个『动手打他的同伴,又和酒醉的人一同吃喝』的『恶』时,也说过同样的一句话:『在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时辰,那仆人的主人要来,重重的处置他(小字注:或作把他腰斩了),定他和假冒为善的人同罪,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太24:48-51)。

  他们这时的哀痛绝望的情况,要比不信的罪人更甚,因他们曾得到真理的大光,但却拒绝了它。预言中论到基督复临时,『地上的万族都要哀哭,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太24:30)。启示录中也说:『地上的万族都要因祂哀哭。』(启1:7)。 注意,这里并没有说他们要『哀哭切齿』。但主在论到那些自称是主仆人的情况时,却说他们『必要哀哭切齿了』。接着,他们要和不信的罪人一同被主降临的荣光所杀灭。(帖后1:7-10)。

 

当怎样善用主交给我们的银子?

    最后,我们再来思考一下,我们应怎样效法前面两个仆人的榜样,善用主给我们的银子,作更有价值的使用。

    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气息和今生的一切都是短暂的,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我们的寿命在减短,时间在减少,随着衰老和病死,我们在地上所拥有的一切身内或身外之物也都消失了。何况基督复临已日益临近,今生的一切更是很快就要过去了。

    然而在短暂的今生,有两件事是永存的:

    第一件事是指我们个人心灵的重生,灵命的长进和品格的成圣。因我们肉体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我们属灵的生命却是可以存到永远的。因此我们各人务要省察自己有没有重生,获得属灵的新生命?如果已经重生了,我们的属灵生命是否在不断健康成长,以致能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我们的品格是否在不断成圣,我们的信心、爱心和热心是否在不断增强?这一切都将影响到我们永远的命运。

    我们务要善用我们的时间、精力、聪明、才智和各样有利的机会、条件,在上述灵性、品格上不断追求。我们务要多多研究圣经,默想主的话语,多多祷告,依靠主,不断追求离罪成圣,爱主爱人。这样我们的光阴精力才不致白费,我们的银子才能不断增多,并发挥最大的效益。真所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使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第二件事是指我们传道救灵的成果。我们如能在主的恩助之下,引领一个人信主悔改,进入天国,天父上帝、主耶稣和众天使,都要为他永远欢乐。如果我们能引领更多的人悔改归主,天庭的欢乐将是何等大呢!但愿我们都能最充分地利用我们的光阴、精力、聪明、才智、地位、财富、机会和其他一切有利条件,投资在传道救灵的大工上,将来必能取得最伟大的成果。从今世直存到永远。

    凡是出于信心、爱心所作的奉献,所受的劳苦,所作的克己牺牲,都要得蒙主极大的嘉奖。我们也都会记得主耶稣对那位穷寡妇出于信心、爱心和克己的奉献所作的称赞。虽然她当时只有投入二个小钱,就是一个大钱在库中,然而主耶稣却叫门徒来,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里头,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可12:43,44)。

    再说,我们在传道救灵工作上,救助别人,也等于救助自己。凡为主热心工作的人,自己的信心、爱心、热心也必不断增加;自己的属灵生命也必日益强健、长大,以致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自己的品格也必日益成圣、完美,更有助于作成自己『得救的工夫』。(2:12)。将来也必得蒙主更大的奖赏。正如主所应许的:『施比受更为有福。』(徒20:35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不肯为主工作,我们自己的信心、爱心和热心也必日益消失,我们自己的属灵生命也必日益衰弱、病危、直到死亡。正如主所指出的:『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很快就要回来了,但愿我们都要赶快利用主所赐给我们的银子,抓紧时机,作最好的投资;也就是要靠主恩助,竭力追求灵性的长进,品格的成圣,并以更大的信心、爱心和热心,投入主的服务行善、传道救灵的大工,以致能在主里结满了属灵的美果,迎见主的荣耀复临! * 路光 *